日本20日迎来了国会第27届参议院选举投票日。此次选举可谓是日本国民对由自由民主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的严峻审判,截至记者发稿,自民党和公明党议席均大幅减少,失去参议院过半数席位已成定局。在去年众议院选举后已沦为少数派执政的首相石破茂即使不被迫辞职下台,也将成为自民党历史上首位同时失去两院多数地位的首相,今后的政权经营将步履维艰,“跛足”的帽子势必戴在他的头上。
自民党败势已定石破不言辞职
日本国会参议院共设248个议席,议员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一半。本届参议院选举将选出125个议席,包括到期改选的124个议席和1个补选议席。选前,自公联盟在非改选议席中共计拥有75席,所以本次选举中必须再赢得50席,方可维持参议院过半议席。然而选前的多数民调结果均显示,执政联盟的选情极为严峻,恐难实现维持过半数议席的选举目标。
正是意识到了本次选战的艰难,石破茂从7月4日起跑遍了决定胜败的32个都道府县,整个助选行程超过2.6万公里,远超其他各党党首,但最终仍难挽自民党败局。
不过,石破茂在20日晚的电视节目中表示自己不会辞职,下阶段将全心全意履行首相的职责,全力应对日美关税谈判。
民意变化导致自民党大败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大败,深刻反应了当前日本民意的变化。
一是选举的核心议题是民生与经济,搞不好民生就得接受失败。当前物价上涨已成为日本民众生活中切实面临的痛点,严重影响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质量。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认为,石破茂上任以来以改善民生作为招牌政策,但在民众最关注的物价问题上虽屡屡承诺采取应对措施却收效甚微,这是造成执政联盟选情低迷的最重要原因。日本厚生劳动省本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5月实际工资连续第5个月减少,且跌幅为近两年最大。由于大米等食品价格高企,日本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第6个月达到或超过4%。
二是日本社会民意对政权稳定性的诉求发生了变化。过去日本民众认为政权稳定性最重要,可以确保政策的连贯。但自去年的众议院选举后,执政联盟沦为“少数执政党”,却未对国会立法、预算审议等产生较大影响,反而在在野党的制衡下,立法和政策审议更为彻底、透明,避免了以往因执政党独大而导致的决策不透明。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希望在不颠覆现有执政框架的基础上,实现政治改革,以让在野党更好地对执政联盟施加影响。
三是政党多元化趋势明显,特别是新兴政党的崛起蚕食了自民党的支持群体。在本次选举中,有10多个政党的候选人参与竞选,且均具有获得议席的能力,这在日本历次选举中非常罕见。特别是2020年才成立的国民民主党和参政党,作为新兴的保守政党,擅长利用社交媒体炒作热门话题,极大吸引了年轻人和保守选民的支持,使得作为传统保守政党的自民党的社会支持群体被一点点蚕食,并导致在小选区和比例代表选区均因支持者减少而陷入苦战,最终丢失大量众议员议席。
“日本人优先”动向令人警惕
此外,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主张“日本人优先”、排外色彩强烈的日本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的异军突起令人警惕。此前,日本国内虽不时会出现极右政客或极右政党,但这样的极右保守政党以往在日本社会无法掀起太大的波澜,更鲜有获得国会席位。但成立仅5年的右翼政党参政党在此次选战中打出“日本人优先”主张,要求严格审查管理在日外国人,使得“外国人话题”迅速成为选举焦点之一,并在日本保守群体和年轻人中积聚人气。
参政党在2022年日本参议院选举中获得1个议席,首次进入国会,在去年众议院选举中获得3个议席,此次参议院选举则拿下了超过10个议席,有望成为日本政坛的“关键少数”。有分析认为,参政党兴起不仅表明其支持群体扩大,也反映出其保守排外的政策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日本人的支持。日本政治或将进一步保守化和右倾化。参议院选举后,日本政府会否针对外国人采取更严厉的限制措施,抑或日本社会会否变得更加排外值得关注。
在此次选举中,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演讲中的诸多“排外言论”和网上出现的针对外国人的大量负面、虚假信息也引发了日本有识之士的担忧和批评,多地在选举期间举行了“停止歧视”的抗议活动。日本共产党书记局长小池晃20日称:“出现高喊排外主义的政党对日本政治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要推进多样性的包容政治。”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新浪刚史19日也表示“不能凭主观断定外国人就不好”,并强调“(日本)要克服人口减少和人手短缺,就需要思考和外国人共生”。
有评论指出,此次参议院选举是战后日本政治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选举,其结果有望成为战后日本政治的一个分水岭,甚至超过当年导致自民党首次下台的“平成之乱”的影响。特别是选举中反映的日本民意变化和选后各政党的合纵连横很可能重塑未来的日本政局,并进一步影响今后日本经济、外交与社会政策方向。
嘉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